美國能源部長表示:「希望在核能上有更多不一樣的合作」。美國已經與印度、波蘭、烏克蘭、羅馬尼亞以及最近的澳洲在核電廠建置上展開合作,台灣也應該把握這樣的機會。
但不管如何,不論是小型模組反應爐、四代反應爐或比爾蓋茲反應爐,沒有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,或今年核四公投的通過,台灣就不會有後續的核能選項,政府將更合理化他的非核家園說詞。核四的指標意義在於台灣從權威走向民主的過程中,能夠依循法制與民主程序完成一項極其複雜的公共工程。如果是以民主自由為傲的國家怎能忽視其中價值呢?
希望美國爸爸不要因為機組快完工沒錢賺就放棄核四,要知道,有核四才會有後續的核能機組啊!
至於有些兩好兩壞的立委政客說反核四不反核能,但核能在台灣的研究經費與人才市場逐漸減少,核能管制機關也無法與國際接軌的情況下,他們並沒有作為改變這些窘境,讓核能在台灣有延續的可能,他們只是打嘴砲包裝自己而言。
#taiwancanhelp